The Economic-Cultural Types in the Yuan’s Yunnan and Their Relations with the State
Main Article Content
Abstract
In historical works, the population in Yunnan a borderland province having multiple ethnicities are always categorised by their ethnical or linguistic backgrounds, but this kind of categorisation cannot explain the situation that sometimes ethnicities having similar ethnical or linguistic backgrounds reacted to the state in different ways. So, for comprehending the relations between population and state, focusing on the Yuan Dynasty when the central government once again began to rule Yunnan directly, the paper categorises the population of the province according to the “economic-cultural types” theory. And it is found that because the roles played by the state in different economic-cultural types were correspondingly different, the people living on different economic-cultural types had correspondingly different kinds of relations with the state.
Article Details
ผลงานทางวิชาการที่ลงตีพิมพ์ในวารสารจีนศึกษา มหาวิทยาลัยเกษตรศาสตร์ เป็นลิขสิทธิ์ของผู้เขียนหรือผู้แปลผลงานนั้น หากนำลงในวารสารจีนศึกษาเป็นครั้งแรก เจ้าของผลงานสามารถนำไปตีพิมพ์ซ้ำในวารสารหรือหนังสืออื่นได้โดยมิต้องแจ้งให้ทราบล่วงหน้า แต่หากผลงานที่ได้รับพิจารณานำลงในวารสารจีนศึกษา เป็นผลงานที่เคยตีพิมพ์ที่อื่นมาก่อนเจ้าของผลงานต้องจัดการเรื่องปัญหาลิขสิทธิ์กับแหล่งพิมพ์แรกเอง หากเกิดปัญหาทางกฎหมาย ถือว่าไม่อยู่ในความรับผิดชอบของวารสารจีนศึกษา มหาวิทยาลัยเกษตรศาสตร์ ทั้งนี้ ความคิดเห็นต่างๆ ในบทความเป็นความคิดเห็นส่วนตัวของผู้เขียน ไม่เกี่ยวกับกองบรรณาธิการวารสารจีนศึกษา มหาวิทยาลัยเกษตรศาสตร์
References
孛兰肹等 1998 《元一统志·丽江路二州》,方国瑜主编:《云南史料丛刊》第3卷,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不著撰人 1981 《白古通记》,王叔武辑著:《云南古佚书钞》,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不著撰人 1998 《混一方舆胜览·云南行中书省》,方国瑜主编:《云南史料丛刊》第3卷,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不著撰人 2003 《云南图经志书》,林超民等主编:《西南稀见方志文献》,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
金毓黻、安文溥辑 1998 《元大一统志辑本》,方国瑜主编:《云南史料丛刊》第3卷,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李 京 1998 《云南志略》,方国瑜主编:《云南史料丛刊》第3卷,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李源道 1998 《为美县尹王君墓志铭》,方国瑜主编:《云南史料丛刊》第3卷,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刘文征 2001 《天启滇志·地理志》,方国瑜主编:《云南史料丛刊》第7卷,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白族简史》编写组 1988 《白族简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傣族简史》编写组 2009 《傣族简史》,北京:民族出版社。
《彝族简史》编写组 2009 《彝族简史》,北京:民族出版社。
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 2013 《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对马克思、涂尔干和韦伯著作的分析》,郭忠华、潘华凌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曾雄生 2013 《中国农业通史:宋辽夏金元卷》,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陈庆德 2001 《经济人类学》,北京:人民出版社。
道格拉斯·C.诺思(Douglass C. North) 2014 《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杭行译,上海:格致出版社。
方国瑜 1998 《傣族区域风土记》,《元代云南行省傣族史料编年》,方国瑜主编:《云南史料丛刊》第3卷,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方国瑜 2013 《云南民族史讲义》,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方 铁、方慧 1997 《中国西南边疆开发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方 铁主编 2003 《西南通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龚煌城 2003 《从原始汉藏语到上古汉语以及原始藏缅语的韵母演变》,《第三届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语言组》,台北:中央研究院,4月。
何耀华总主编 2011 《云南通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黄建明 2006 《彝族文化遗产》,陈理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集粹》,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
黄淑娉、龚佩华 1996 《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江应樑 1990 《中国民族史》,北京:民族出版社。
街顺宝 1996 《徙莫只考》,林超民主编:《新松集》,云南大学出版社。
李炳东、俞德华主编 1996 《中国少数民族科学技术史丛书·农业卷》,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李 幹 2010 《元代民族经济史》,北京:中华书局。
李 珪 1995 《云南近代经济史》,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李中清 2012 《中国西南边疆的社会经济:1250-1850》,林文勋、秦树才译,北京:人民出版社。
里格比(Steve Rigby) 2012 《马克思主义与历史学:一种批判性的研究》,吴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梁方仲 2008 《明代马政》,《梁方仲读书札记》,北京:中华书局。
梁方仲 2008 《元代的土地制度》,《中国社会经济史论》,北京:中华书局。
林超民、段玉明主编 2011 《云南通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林惠祥 1922 《中国民族史》,上海:商务印书馆。
林连通、郑张尚芳总编 2012 《汉字字音演变大字典》,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林耀华 1997 《民族学通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林耀华、切博克沙罗夫(Nikolai Cheboksarov) 1985 《中国的经济文化类型》,林耀华:《民族学研究》,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
刘 群主编 2003 《迪庆藏族自治州志》下,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吕思勉 1920 《中国民族史》,上海:世界书局。
马 曜主编 1983 《云南简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尼·切波克萨罗夫(Nikolai Cheboksarov)、伊·切博克萨罗娃(Irina Cheboksarova) 1989《民族·种族·文化》,赵俊智、金天明译,北京:东方出版社。
秦佩珩 2013 《史海夜航:我对于经济史研究的一些看法》,文史哲编辑部编:《考据与思辨:纹饰治学经验谈》,北京:商务印书馆。
施 瑛 1945 《中国民族史讲话》,上海:世界书局。
宋文炳 1935 《中国民族史》,北京:中华书局。
唐纳德·L.哈迪斯蒂(Donald L. Hardesty) 2002 《生态人类学》,郭凡、邹和译,北京:文物出版社。
王明珂 2006 《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王叔武 1981 《洪武云南志书》叙例,王叔武辑著:《云南古佚书钞》,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王桐龄 1928 《中国民族史》,北京:文化学社。
王钟翰 1994 《中国民族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杨建新 2001 《序》,贺卫光:《中国古代游牧民族经济社会文化研究》,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杨一光 1991 《云南省综合自然区划》,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杨毓才 1989 《云南各民族经济发展史》,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尤 中 1980 《中国西南的古代民族》,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尤 中 1985 《中国西南民族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尤 中 1994 《云南民族史》,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张公瑾 2013 《西双版纳傣族历史上的水利灌溉》,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编:《张公瑾文集》卷2,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张海洋 2006 《中国的多元文化与中国人的认同》,北京:民族出版社。
张继焦 2012 《经济文化类型:从“原生态型”到“市场型”》,宋敏主编:《边疆发展中国论坛文集(2010)发展理论卷》,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中国科学院云南热带生物资源综合考察队 1964 《云南省农业气候条件及其分区评价》,北京:科学出版社。
周 昕 2010 《中国农具通史》,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朱 寰 2008 《论封建土地国有制的性质问题》,《学思录:朱寰学术论文集》,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邓 红、李天雪 2006 《对前苏联“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再研究》,《广西民族研究》第3期。
葛兆光 2014 《纳“四裔”入“中华”》,《思想》第27期。
贺卫光 2003 《中国古代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在经济上的互补与非平衡需求》,《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李 伟、杜生一 2002 《对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再认识》,《兰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期。
李朝真 1985 《从白族的“二牛三人”耕作法看汉代的耦耕法》,《农史研究》第5辑。
李根蟠 1985 《中国古代的农牧关系》,《平准学刊》第1辑。
李昆声 1980 《云南牛耕的起源》,《考古》第3期。
李昆声 1983 《南诏农业雏议》,《思想战线》第5期。
李昆声 1985 《唐代云南“二牛三夫”耕作法民族学新证》,《农史研究》第5辑。
李晓岑 1994 《南诏大理国的几项科技成就》,《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廖伯源 2008 《论汉廷与匈奴关系之财务问题》,《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
罗康隆 1996 《西南诸民族的文化类型试析》,《吉首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莫·格·列文(Maksim Levin)、恩·恩·切波克萨罗夫(Nikolai Cheboksarov)1956 《经济文化类型与历史民族区》,叔于田译,《民族问题译丛》民族学专辑。
王明珂 1993 《匈奴的游牧经济:兼论游牧经济与游牧社会政治组织的关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1分。
乌 恩 2002 《欧亚大陆草原早期游牧文化的几点思考》,《考古学报》第4期。
吴宏岐、汪新庄 1993 《元代西南地区农牧经济的发展》,《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4期。
郑张尚芳 2003 《白语是汉白语族的一支独立语言》,《白族文化研究》。